作業 >> 4. 閱讀「邏輯」。

邏輯

邏輯這門科目從古至今至少已被討論了三千年,但是對使用資料的人而言,它仍然在實際的運用上沒有任何徹底的突破。 

「邏輯」是指推理(推論)這個題目, 久遠以前有些人試圖將它歸類為科學, 但因其虛偽與誇大 而可以 將之 摒棄。 

若真有這麼一門「科學」,那麼人們將能用它來思考, 但是人們卻不能。 

這個術語本身就是非常令人 生畏的。 如果你讀一本有關邏輯的書,你會因為想要理解它而搞得很生氣,更別提學會用它來進行思考了。 

然而,邏輯或推理能力對一個幹部或管理者是極為重要的。 如果他無法清晰地思考,那麼他無法做出對下正確的決定而言是極重要的結論。 

有許多機關、政府、社會、團體 利用這種 缺乏邏輯的情形已經很久了。 無法思考和推理的人群是很容易讓謊言和 卑鄙的主張 來操縱的。。 

因此,邏輯不僅是不被鼓勵的科目,它還受到了相當嚴重程度的反對。 

甚至在西方社會的學校還試圖說服學生說他們應該學幾何學,因為「那才是他們的思考模式」。 然而,那並非事實。 

管理者、經理、 技工 或職員,每個人都需要常常使用到邏輯。 如果他們不能夠推理,他們就要為錯誤付出很高的代價與時間,而且還有可能讓整個組織陷入混亂以致於消失。 

他們 所涉及的是一些 資料和情況, 除非他們能夠觀察並且透徹地思考,否則他們將會得到錯誤的結論並採取錯誤的行動。 

現代人認為數學能夠提供給他們邏輯,然而大部分的情況卻因為這個令人感動但錯誤的信賴而完全地偏離正軌。 人類問題的複雜性與涉及其中的大量因素,使得數學是完全不夠用的。 

電腦充其量僅是心靈的柺杖而已, 然而 今天這個「鍍了鉻」 的文明,對電腦卻有著一份天真的信賴。 電腦答案的可用與否,仰賴於誰在問那些問題、誰在解讀電腦的答案。 儘管如此,那些解答往往有如精神病院般的愚蠢。 

電腦無法思考,因為活生生的邏輯的規則還沒有被人或電腦製造者所完全了解, 將一項錯誤的資料輸入電腦,會給人一個完全錯誤的答案。

如果在管理或生產線上的人們不懂得邏輯,一個機構就會偏離正軌,那麼就得要依靠非常非常多的天才來使其不瓦解並保持運作。 

統治者、領導人和人民缺乏邏輯會使得整個文明消失。 

因此,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主題。 

解開邏輯

山達基(Scientology) 裡包含了一個解開邏輯的方法, 這並非只是一個 小收穫(win)的突破。 如果一個 艱難 且幾乎無法做到的主題,能夠經由它(山達基的邏輯方法)而被簡化變得單純,然後得出各種情況的正確答案,將會是更常有的事,而一個機構或文明就將更有效率。 

這是個簡單的突破:

透過確立出事情變成非邏輯的方式,我們就能確立出什麼是邏輯。 

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了解是什麼使事情變得非邏輯(不合邏輯)或不合理(或瘋狂,如果你想這麼說的話),那麼就有可能理解是什麼使事情合乎邏輯。 

非邏輯

有特定的方式會使得一個資訊的傳遞或情況變成非邏輯, 這些是造成一個人對某個情況有不正確想法的事情, 這每個不同的方式就稱為缺失點(outpoint),也就是一項被提供作為是真實的資料,而事實上卻被發現並不合邏輯。 各種缺失點的描述如下:

遺漏資料

任何的東西被遺漏就是一個缺失點。 

這可以是遺漏了某個人、端點(terminal:發出、接收或傳遞溝通的人)、物體、能量、空間、時間、形式、順序或者甚至是遺漏掉的情景。 任何應該在那裡但可能被遺漏掉的東西,就是一個缺失點。

這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缺失點,因為它不在那裡去直接引起注意力。 

遺漏資料

順序的改變

任何事情、事件、物體、大小,以一種錯誤次序呈現就是一種缺失點。 

數字順序若為3、7、1、2、4、6、5,就是順序的改變,或不正確的順序。 

在一個行動的順序裡,在做第一步驟之前先做第二步驟,便可預期這將會把行動的順序糾纏在一起。 

基本的缺失狀態(outness)就是毫無順序。 缺失狀態 意指某事的一種狀況或狀態不正確、錯誤或遺漏。) 這會導致固執的想法。 它也會出現所謂的分裂,一種瘋狂。 事情彼此相連著或相類似,然而卻看不出連貫性, 這樣的人會由一個 主題 跳到另一個主題,與明顯的順序毫不相關。 所謂的分裂,是指那些互相有關聯的事情卻不被看作是有關聯的,但毫不相干的事情卻被視為有關聯的極端情形。 

「順序」的意思是,直線的(在一條線上)行進,不是穿越空間或時間,就是穿越這兩者。 

一個順序應該是一個,但卻不是,這就是一種缺失點。 

不是一個「順序」但卻被認為是,也是一種缺失點。 

把 車廂連接在一匹馬的前面, 如此地弄反順序就是一種缺失點。 

順序的改變

有時候一個人最困難的工作,就是指出一個未來一定會發生的順序, 而這個順序卻是另一個人未看到的。 「如果你把自己坐的椅子鋸斷一條腿,你當然就會跌倒。」 這是一種必然會有的因果。警察常常要讓沒有順序概念的人能夠深切體悟;但是以處罰來威脅,對於行為良好的市民效果不錯,對於罪犯者則不盡然,因為他們之所以會常常犯罪就是他們無法用順序去思考——他們想法的順序就是固定的。 「如果你殺了人,就會被處死」,這是一種順序表示。 一個執意要報仇的兇手無法以順序來思考的, 而一個人必須要能以順序思考才能得到正確的順序。 

所以,人們看不到順序改變的情形,遠比最初預料的還要普遍。因為不用順序進行思考的人,就無法觀察到在他們自己的行動或領域裡順序的改變。 

將順序想像出來以及練習轉移注意力,能幫助一個人看清楚這些,並且恢復這方面的 才能。 

一位作家曾指出電影和電視會固定觀眾的注意力,使它無法轉移。 有電視兒童的地方,將來接踵而來的也許就是具有「改變順序」或「毫無順序」傾向的人。 

遺漏時間

時間該被指明但卻沒有的情況就是一個叫「遺漏時間」的缺失點, 它是遺漏資料的一種特殊狀況。 遺漏時間有一種特別嚴重的影響,它最後會導致完全的瘋狂。 

遺漏時間

1814年的一則新聞與1922年的一則新聞,在沒有指明時間下連續閱讀時,會造成平時無法發覺的瘋狂。 

若是連續半年內所發生的事件造成某種情況,而在此情況的摘要報告中並未註明事件的時間,那麼這將會導致一些和現實環境脫離的行動。 

對瘋子而言,現在(當下)就是個遺漏的時間,這使他們停留在煩惱的過去時刻。 只要告訴一群瘋子「回到 現在時刻」,就能產生一些不可思議的「療效」。 找出痛苦或疼痛發生的日期,通常就會使它消失掉。 

時間錯亂(非邏輯)是如此的嚴重,這使得遺漏時間的情況相當有資格被視為一種缺失點。 

謊言

當你聽到兩件事相互矛盾,那麼其中必然有一個或兩個都是謊言。 

擅長於 謊言的宣傳或其他活動 會激起 很大的擾亂。 

有意或無心的謊言都是一種缺失點, 它可能只是一個錯誤或是一個刻意要防禦什麼的謊言,但它仍然是缺失點。 

任何不真實的事都稱得上是這類的缺失點。 不真實的人、 不真實的端點、不真實的行為、不真實的意圖,任何企圖將事情變得不是原貌都是謊言,這樣也是一個缺失點。 

小說並非假裝成為任何事實,所以當然不是謊言。 

謊言

因此,謊言意謂著「與所呈現的不同」和「與所表達的不同」。 

一個人不需要去擔心要在哲學上的真理 或事實的 定義,才能了解某件被陳述或是塑造而成的事情,事實上卻是另一件事情,這樣也是一個缺失點。 

改變重要性

一件事情之重要性被從確實的地位變為更高或更低的地位就是一個缺失點。 

某樣東西的重要性可能被指定得比原本的還高。 

某樣東西的重要性可能被指定得比原本的還低。 

改變重要性

不同重要性質之許多件事物可能被指定為一樣的重要。

對於相同東西的三種版本,這些都是缺失點。 

所有東西的重要性都與它們本身的實際情況相關。

錯誤標的

一個錯誤的 目標, 一個人相信他是在A點或應該能到達A點,卻發現他實際上是在B點或將到達B點,這就是一個缺失點。 

這通常是錯誤的身分(角色;定位), 也可能是錯誤之目的和錯誤之目標。 

「如果我們拆掉X就沒事了」,通常我們會發現結果是應該拆掉Y。

錯誤標的

殺掉國王就可以免除稅制,卻留下稅務員活到下個 政權。

不公道通常就是一種錯誤標的之缺失點。 

逮捕吸食毒品者卻以某種方式獎勵毒品製造者,就是個例子。 

軍事 戰術 或 戰略 幾乎都是在誘敵選錯標的。 

而且,大多數的憎惡與不由自主的怨恨之所以存在於人際關係之間,乃是基於錯誤的聯想,把「大明」當成是「志明」。 

大多數的 偏差錯亂 都是由於錯誤標的、錯誤來源、錯誤動機。 

告訴病患一個不正確的診斷,說他得了胃潰瘍而他確實沒有,這將使他懸著一個缺失點而造成復原的阻礙。 

產業 耗費在 錯誤目標上的資源,足以照亮這個世界 一千年。

錯誤來源

「錯誤來源」與 錯誤標的 是一體兩面。 

取自錯誤來源的資訊、得自錯誤來源的命令、得自錯誤來源的禮物或材料,所有這些加起來的結果將是混亂與麻煩。 

錯誤來源

無意中 接收來自錯誤來源的東西,可能會令人非常的難堪與困惑,以致於錯誤來源是一種特別令人喜愛的 情報 技倆。 在東德的D 部門(專門傳播 假情報的部門),擁有關於植入錯誤資料並偽裝其來源非常複雜難懂的方法。 

技術 也可能會來自錯誤來源。 例如: 萊比錫大學的心理學與精神病學家在 希特勒的德國開始了 死亡 集中營。 運用藥物,這些人把希特勒當作他們的傀儡, 推出在世人面前。然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這些極端主義者成立了「世界精神健康聯盟」,它徵召了「美國精神科醫師協會」和「美國醫學會」,建立了遍佈全世界的「國家精神健康協會」。 這些機構成為美國政府在「精神健康、教育、社會福利政策方面」唯一的顧問, 而且還負責指定文明世界的各國衛生 部長。 這技術來源是如此的錯誤,它正在毀滅全人類,而且已經 毀滅了 好幾百萬人了。 

從錯誤來源取得資料, 又把它變得合法正式化, 將足以導致偏差錯亂,造成全球的瘋狂。 

在程度較輕的層次上,採用一個從已知的壞蛋(墮落或無用之人)而來的報告,然後採取行動,是在管理上犯錯的普遍原因。

矛盾的事實

當針對同一主題的兩段話互相矛盾時,我們便有了所謂的「矛盾的事實」。 

這種非邏輯可被歸類為謊言,因為它們當中一定有一個是錯誤的。 

然而在調查的過程中,一個人無法立即區分哪一個才是錯誤的事實, 如此就成了一種特別的缺失點。 

「公司在那一週的收入超過平均所得」以及「付不出薪水給員工」,這兩件事在同一段時間裡發生,這告訴我們其中有一個或兩個都是錯誤的, 我們可能不知道哪一個才是真的,但是我們知道它們彼此互相矛盾,所以可以將它們歸類為「矛盾的事實」。 

矛盾的事實

在質詢這一點時很重要的是,任何提供兩個矛盾事實的人,都是進一步調查時的頭號嫌疑犯。 當有一個人說:「我是瑞士公民」,可是在他的行李箱中卻發現一本德國護照,這就是個例子。 

當有兩個「事實」相互矛盾或相反,我們可能不知道哪一個才是真的,但我們卻知道它們不會兩個都是真的。 

由同一個機構,甚至該機構不同的兩個人所發佈的兩個相反的「事實」,就可視為是一種缺失點。 

增加的時間

增加時間

這種缺失點跟遺漏時間剛好相反。 在增加時間裡最普遍的例子:一件事情的過程比預期的時間更長。 就此而言,它是另一種形式的資料衝突—例如:某件事情需要三週就可完成,卻被告知要六個月才能完成。 但必須要注意到的是,增加時間本身就是一種缺失點,因為人們會有一種使它「合理化」的傾向,如此就無法發現它本身就是個缺失點。

就它最嚴重的意義來說,增加時間變成了非常嚴重的缺失點。例如:當牽涉到同一個人的兩件或多件事物是在同一時間發生,而此人根本無法同時經歷這兩件事情時, 為了使資料成為真實的,時間必須被加在物質宇宙中。 就像這個例子:「我在1962年4月21日午夜,自舊金山搭船前往西貢。」 「我在1962年4月30日在西貢接管我的職務……」 在此例子中,若要這兩件事都發生,我們必須要加上一些時間於物質宇宙中,因為一艘船要從舊金山到「西貢」需要花兩到三週的時間。

另一個例子,它是真實事件而且是一個較好的增加時間的的例子:有一份需要一個月才能完成的行動檢查清單,被送給某個資淺的主管。而在下一個回來的郵件中,就收到她已完全做完的遵從報告。 可是這份檢查清單在她手上才只有一天的時間! 實際上她必須要加上29天才能使她的遵從報告真正完成。 在她的部分,這也是遺漏時間的缺失點。 

不適用的附加資料

不適用的附加資料

僅僅單純的多了附加資料未必就會構成一個缺失點。 這也許是因某人考慮得太過周到, 但是當某個資料並不適用於該情境或情況下而被附加上去,就是很明顯的缺失點。 

通常附加的資料則是用來隱瞞對責任的忽視或掩藏一個真實的情況, 它當然是指某個人正在隱瞞某件事情。 

通常附加資料也會包括其他類型的缺失點,像是錯誤標的和增加時間。 

在應用這個缺失點時,也必須要很確定你了解不適用這個詞,而且要明白只有當資料本身不能應用於手邊的主題時,才是個缺失點。

不正確地包含資料

有一種缺失點稱為不正確地包含資料,它是伴隨著遺漏資料的一種缺失點。

這最常發生在,當在心中缺乏情景本身,而且為了分類資料(情景)必須要有第一件東西也不在那兒的時候。 

不正確地包括資料

例如:有個對照相機的各種類別毫無概念的人,被指派去存放照相機的工作, 他無法將某一特定照相機的所有必要零件加以分類,存放在同一盒子裡,他必定會把所有各種不同的鏡頭護蓋通通混在一起,放在標示著「鏡頭護蓋」的盒子裡, 等到要組裝或使用照相機的時候,就得花上好幾個鐘頭時間,在簡單標示著「相機機背」、「鏡頭護蓋」、「三腳架」等盒子裡尋找出各種適用的相機零件。

當一個人心中缺乏一個組裝好的照相機看起來或是操作起來應該是怎樣的情景時,此人將會把更相近的資料放在一起。 鏡頭蓋 就是鏡頭蓋, 三腳架就是三腳架, 於是會產生一種錯誤的分類系統,這都是因為對情景的無知。 

一位旅行者若無法從不同的制服中加以辨別區分,他就會藉由把所有穿制服的人分類為「搬運工人」來「解決」這個困難。 他會把行李交給傲慢的警察局長,那也就是為何他的假期會在牢裡度過的原因。 

缺乏情景會導致把一樣東西與另一樣東西有太緊密的關聯。 

一位被 徵召入伍 的新進陸軍 中尉, 會錯過一個穿著很像他們士兵的敵軍間諜, 而在中尉後面的一位資深 士官 卻可以正確地將 間諜逮捕 關進牢裡,因為「他穿的服裝並不是 我們 軍團裡的 方式」!

時間會改變資料的分類, 在1920年代,任何人只要攜帶照相機出現在港口附近就一定是間諜。 而到了1960年代,任何人只要沒有帶照相機的就不會是觀光客,因此就會被監視! 

因此,一個文化時期的情景並不適用於另一個文化時期。 

另外還有三種缺失點 ,是在進行調查時必須要知道的。 這三種如下:

以為「相同」但卻不相同

以為「相似」但卻不相似或不同類的事物

以為「相異」但卻不相異

資料的處理

有數百種不當的資料處理方式,足以給一個人完全錯誤的印象。

當資料包含了上述的任何一種缺失,而一個人基於這樣的資料採取行動或是命令,他就是犯錯了。

推理取決於資料。

當資料是錯誤的(如上所述),答案也會是錯的,而且看起來會是不合理的。

這些資料的組合方式有很多種, 超過一個以上(或全部)的方式也許會出現在同一個報告中。

對事物的觀察以及它的溝通傳達之中,有可能包含這些非邏輯的其中一種。

若是如此,那麼任何在處理狀況時所做的努力、改正與處置都將無效。

使用

如果任何一堆資料用前述的那些測驗來檢查,通常會發現它們是非邏輯行為之導因。

為了要獲得一個合乎邏輯的答案,一個人必須擁有合乎邏輯的資料。

任何一堆資料,包含了一個或一個以上的上述錯誤(缺失點),就會使一個人得到非邏輯的結論。

一個不合理及不可行的命令,就是來自於包含了一個或多個上述錯誤的非邏輯結論。

某些東西是錯誤、不正確或缺少的一種狀態或情況。

從理性的思維或行為中偏離;不理性的想法或行為。 基本上意指失誤、犯錯,或更精確地說,有著不真實的固著想法。 這個詞也有它科學上的意義。 它意指偏離直線。 如果一條線應該從A走到B,若是它「偏差錯亂」的話,它就會從A到某個其他點,到某個其他點,到某個其他點,到某個其他點,到某個其他點,然後最後到達B點。以這個詞的科學意義來看,它也意指沒有直接看或者是扭曲地看,例如,某個人看到一匹馬,但是他認為他看到一隻大象。 偏差錯亂的行為是錯誤的行為,或是非理性的行為。 偏差錯亂與理性相反,而理性是偏差錯亂的反義詞。 原文源自拉丁文aberrare,意思是「從……偏離」;拉丁文ab,意思是「離開」,errare,意思是「蜿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