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 >> 1. 閱讀「親和力、真實性與溝通」裡,「親和力」的部分。

親和力、真實性與溝通

山達基中有三項處理生活極重要的因素。 這三項因素解答了以下的問題:我該如何與人談話? 我如何可以讓人了解新的想法? 我如何才能知道人們在想什麼? 我怎樣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山達基這三個因素被稱為ARC三角形。 ARC(發音A-R-C而不是arc)這個縮寫是所創造字彙中最有用的之一。

ARC三角形之所以被稱為三角形,是因為它有三個相關點。 三點的第一點是親和力; 第二點是真實性; 第三點是溝通,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這三點是息息相關的。 關於親和力,我們的意思是情緒的回應。 指的是喜愛與否的感覺,和生活相關的情緒或不適當情緒 (非理性或不適宜的情緒)。 真實性,指的是實質的物體、生活中真實的事物。 至於溝通,指的是在兩個端點(可接收、轉達或發送溝通的人)之間相互交換想法。 沒有親和力,就沒有真實性與溝通。 沒有真實性,就沒有親和力與溝通。 沒有溝通,就沒有親和力與真實性。

要能應用ARC三角形在我們日常生活所遭遇到的情況,必須對於這三角形的每一個組成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有所了解。

親和力即是情感態度,表示喜歡某人或某事物的程度。

真實性是人們所達到的共識程度。 它包括了實質的物體及生活中真實的事物。

溝通是透過空間互換想法。

親和力

三角形的第一個角是親和力。

親和力基本的定義是「對距離的想法,無論是好是壞」。完全的親和力其最基本的功能就是與其他物體佔有同一個空間的能力。

親和力一詞在此指的是愛、喜歡或其他的情緒態度。在山達基中,親和力有許多層面。 親和力是會變動的。 親和力一詞在本書中被當成「喜歡的程度」。

人若沒有親和力則不會是人。 每種動物都有某種程度的親和力,但人能夠感受到非常大量的親和力。 在城市結構出現之前,早已先有了種族和部落組織。 在種族和部落之前,一定先有人群。 人天性就是需要和同類、同伴在一起,這是已被承認的,而人馴養其他動物,代表了這親和力向外延伸到其他物種上。 你可以猜想,在任何星球上,首先將親和力發展到極致的種族將變成主宰那星球的優勢種族,而這也已經證實了。

小孩充滿了親和力。 他的親和力不只對他的父親、母親、兄弟姊妹或玩伴,甚至對他的狗、貓以及住家附近的流浪狗都有。 但是親和力不侷限於此, 你可以對物體有親和力:「我喜歡那木材上引人注目的紋理」。 對地面、藍天、雨水、貯水池、車輪和牛蛙有合為一體的感覺,這就是親和力。

親和力不是同一化(identification)(在情感或興趣上與另一個人一致),它也不是移情作用(想像自己成為另一個人,或甚至可以分享他的想法和情感的這種力量或是這種狀態)。 當你對某事物有親和力時,你仍保留了非常多的自我,但你仍可以感受到那個你有親和力的事物之本質。 你仍然是你自己,但也更接近你有親和力的物體。 它並非有束縛力的性質, 當給予親和力時,並沒有被線繫上。 對接受親和力的人而言,它不帶有義務和責任。 它是單純、舒適且是自然而然產生,如陽光源於太陽一樣,是由個人所流放出來的。

親和力會引發親和力。 充滿親和力的人,會發現無論身在何處,靠近他的人也開始充滿了親和力。 對於那些能夠接受而且給予親和力的人,這種影響會令人平靜、感到溫暖及振奮人心。

我們可以容易地觀察到在個人或群體之間親和力的程度。 舉例一個兩人在交談,他們彼此之間是否有親和力的例子。 如果他們沒有,則將會有爭論。 如果他們對彼此有親和力,那就必須要有另兩件事:他們必須對某個真實性有共識,而且他們必須能對彼此溝通那真實性。

這將帶我們到下一個角:真實性。